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业,全方位掌握国际互联网最新资讯
网络拥塞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分组丢失率提高,端到端的时延加大,甚至有可能使整个系统发生崩溃。负载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:一般有三个阶段,分别是拥塞避免,拥塞恢复,拥塞崩溃。拥塞避免结束时的负载称为膝点,拥塞恢复结束时的负载称为崖点。崖点之前负载和吞吐量都是线性的关系,之后就不是了,而是更加陡峭的曲线。
如何解决拥塞问题:1增加网络资源2降低用户需求:降低用户需求主要有三种方式,拒绝服务,降低服务质量和调度。
常见的拥塞控制机制:链路容量规划和网络设计、连接接纳控制、基于负载的动态路由、内容动态压缩,端-端反馈、链路-链路反馈、缓存
当前广泛部署的网络流量控制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:流量分类,队列管理,分组调度,流量整形。
流量分类:按照不同的优先级或控制策略,将数据包注入到不同队列。当前的流量分类技术主要分为基于端口、会话、内容的识别方式。其经典算法包括Lakshman等提出的BV(BitVector)算法,Baboescu等提出的ABV(Aggregated Bit Vector)算法,以及Li Ji等提出的改进型ABV算法,AFBV算法。
队列管理通过控制队列的平均深度来避免拥塞发生。对于主动队列管理,常用的算法有:RED(Random Early Detection),WRED和ECN(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)算法。RED算法便于实现,被大多数路由器采用。
分组调度控制不同类型的分组对链路带宽的利用,使不同的数据流得到不同等级的服务。相关算法有基于静态优先级的PQ(Priority Queuing)算法,FQ(Fair Queuing)算法、WFQ(Weight Fair Queuing)算法、针对轮询的WRR(Weighted Roud Robin)算法以及DWRR(Deficit Weighted Round Robin)算法等。
文章标题:《网络拥塞该怎么办?如何解决网络拥塞?》
作 者:云杰小编。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参考:https://www.gdyunjie.cn/showinfo-115-4856-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