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业,全方位掌握国际互联网最新资讯
SD-WAN的一大亮点就在于能够识别出应用,并据此进行后续的处理。应用的识别是基础,识别的手段有很多,最常见的是DPI,多数为基于x86架构实现的。收到数据包后,先进行预分类获取流的信息,并亲和均衡到不同的核上进行深度检测。检测可以有逐包和逐流两种检测模式,逐包模式下所有的数据包都要过检测引擎,性能较差,目前用的很少。逐流模式下,流的前几个数据包走Normal IP-based Processing,同时被镜像给检测引擎,当完成应用类型的识别后,引擎将流与应用间的映射关系写入datapath的缓存中,该流后续的数据包将直接匹配缓存进行APP-based Processing,从而绕过检测引擎,提高处理的效率。DPI的特征库需要支持在线升级,同时也应该允许用户自己对应用的特征进行定义。
DPI的问题在于难以处理加密的流量,当前的Internet上HTTPS流量的占比很大,有相当一部分的SaaS流量都走HTTPS,因此SD-WAN必须要找到办法来处理这些HTTPS流量。一种思路是实现SSL卸载,使得DPI可以完成加解密,不过实现这种思路的厂商目前比较少。另一种思路是绕过DPI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识别应用——比如可以通过DFI来分析流的行为模式来确定应用,但是DFI太粗了且不适合短流,再比如可以通过DNS Snooping来记录目的IP和URL的关系,这样看到目的IP就大概知道这个流所属的应用了,或者直接内置一个周知的IP List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。
文章标题:《sdwan应用识别如何实现?》
作 者:云杰小编。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参考:https://www.gdyunjie.cn/showinfo-114-5695-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