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业,全方位掌握国际互联网最新资讯
超融合(Hyper- Converged)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定义, 各个厂商和机构都有各自的定义,这也说明超融合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演变当中,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。 超融合中“超”对应英文“Hyper”,特指虚拟化,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,如 KVM、XEN、Hyper-V 等。这一概念最早源自 Nutanix 等存储 厂商将 Google/Facebook 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 虚拟化环境,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 X86 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 合产品或解决方案。按照这个概念,数据库一体机和大数据一体机都不能为超融合的范畴,因为RAC/Hadoop等应用并非运行在虚拟机之上。此外,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,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(SAN/NAS)转向软件定义存储,特别是分布式存储。
超融合中的“融合”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,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。融合一般可以分为物理融合和超融合两种,超融 合是融合的一个子集。物理融合系统中,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,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,共享主机的物理资源。超融合与物理融合不同在于,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,计算和存储紧密 相关,存储由控制器虚拟机(Controller VM,CVM)而非物理机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,用于创建用户的应用虚拟机。物理融合与超融合对比如所示。出于性能考虑,超融合架构通常 都需要将主机物理设备透传(Pass Through)给控制器虚机 CVM。
文章标题:《超融合分布式存储》
作 者:云杰小编。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参考:https://www.gdyunjie.cn/showinfo-114-4717-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