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业,全方位掌握国际互联网最新资讯
以云运营商的视角来看云网融合和SD-WAN,则与设备厂家与网络运营商有着不同的视角。实际上,各大OTT巨头在还没有转型云运营商之前,就已经意识到了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性,战略性地投资了大量的线路资源,但早期主要以自用为主。
与SD-WAN相生相伴的,是云网融合。随着云计算的成熟,云上的VPC网络正在成为企业组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,混合云作为云计算的一种关键形态,需要在云下数据中心与云上VPC间打通网络的连接通道,为此云运营商纷纷提供了VPN网关的产品实现与企业数据中心间的连接。不过这类VPN网关产品的组网能力通常比较单一,而且无法实现与企业数据中心出口设备间的统一控制,SD-WAN的厂家在看到这一问题后,开始在云运营商的Market Place上提供CPE VNF,希望将SD-WAN的产品边界推向云中。另外,VPN网关与企业数据中心间的的连接,如果希望得到有保障的传输质量,就不适合通过Overlay在Internet上的方式进行承载,而需要通过网络运营商的专用线路来保障传输的质量,于是网络运营商纷纷开始提供混合云专线的产品,并围绕着入云连接自动化与按需服务的特征,将产品与SD-WAN进行关联,SD-WAN的概念再次被拓展。
当OTT巨头转型云运营商之后,这些线路就找到了商用的机会,首先是为分布在两个Region的VPC间提供有质量保障的连接通道。当连接的Region数量变多后就演化成了一张VPC的全球骨干网,VPC在接入这张骨干网后,即可实现全球范围的有质量保障的连接,而不再受到Region地理范围的限制。再加上云运营商存量和继续拓展的全球POP点,就可以服务于企业数据中心的接入,只要接入云服务商全球骨干网的任意一个POP点,就可以与云上各个Region的VPC打通,实现一点网络接入,全球云可达。
此时,云运营商所绘制的连接蓝图,已经超越了云间和混合云的场景,反渗透到了SD-WAN的领域,这在客观上与网络运营商形成了竞争关系。相比于网络运营商,云运营商建设骨干网和POP点更容易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,提供全球范围的接入与传输。不仅如此,云运营商开始把云网的触角继续下探,直接来定制企业CPE,将流量自动指向其骨干网的POP点,这又与SD-WAN设备厂家形成了直接的竞争。相比于SD-WAN设备厂家,云运营商所定制的CPE功能更精简、成本更低,可实现所谓的“零配置入云”。此为2018年下半年,云运营商的入场,再一次搅动了原本就不平静的SD-WAN市场。
文章标题:《sdwan与云融合的前景展望》
作 者:云杰小编。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参考:https://www.gdyunjie.cn/showinfo-114-4638-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