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杰通信助您了解行业,全方位掌握国际互联网最新资讯
MPLS是一种2.5层协议。因为启用MPLS转发后,PE(运营商边界)路由器接受数据包后将在其3层包头外添加一个标签。往后的转发交换完全依赖入标签的内容和数量。
MPLS(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)最初是用来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度而提出的一个协议,但是由于MPLS在流量工程(Traffic Engeering)和VPN这一在目前IP网络中非常要害的两项技术中表现,MPLS已日益成为扩大IP网络规模的重要标准。
MPLS协议的要害是引入了标签(Label)的概念。它是一种短的易于处理的、不包含拓扑信息、只具有局部意义的信息内容。Label短是为了易于处理,通常可以用索引直接引用。只具有局部意义是为了便于分配。熟识ATM的人可能很自然是想到ATM中的VPI/VCI。可以这么说,ATM中的VPI/VCI就是一种标签,所以说ATM实际上就是一种标签交换。
单纯的MPLS主要有2张表:LIB(记录已分配的标签)、LFIB(绑定入方向标签,出方向标签和出口)。前者只是本地有效,记录分配和接收过哪些标签;后者是MPLS结合路由表、LIB,把相同入接口、目的地址、出接口的路由归类为转发等价类(FEC),并为每一个FEC绑定一个出口标签。最后,通过标签交换协议(TDP、LDP)把标签告诉对端。
MPLS主要应用有3种:MPLS VPN,运营商把不同客户的数据包分为不同FEC进行交换,主要优势是:无需投入专门硬件设备,可传递路由;MPLS TE,通过约束路由等方式区分转发等价类,可实现运营商级别的流量控制;Any transport to MPLS,相当于协议转换,可以在不太影响效率的情况下实现跨层协议的转换。
在MPLS网络中,IP包在进入第一个MPLS设备时,MPLS边缘路由器就用标签封装起来。 MPLS边缘路由器分析IP包的内容并且为这些IP包选择合适的标签,相对于传统的IP路由分析,MPLS不仅分析IP包头中的目的地址信息。它还分析IP包头中的其他信息,如TOS等。尔后所有MPLS网络中节点都是依据这个简短标签来作为转发判决依据。当该IP包最终离开MPLS网络时,标签被边缘路由器分离。
文章标题:《MPLS协议如何建立的?》
作 者:云杰小编。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学习参考:https://www.gdyunjie.cn/showinfo-114-4336-0.html